春秋 隐公八年,无骇去世,公子羽父为无骇请氏,鲁隐公征求意见以后,以无骇的祖父公子展的字作为无骇的氏。
春秋时代,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公孙之子则不再称公曾孙。无骇是公子之孙,所以在八年中出现的两次,经传都以官名,称司空无骇,或以名,称无骇。
那么,为什么有公子、公孙,却没有公曾孙呢?那么诸侯的曾孙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是因为,公孙之子距离嫡系血缘已远,应该从嫡系中分离出来,另立一族,这一[……]
春秋 隐公八年,无骇去世,公子羽父为无骇请氏,鲁隐公征求意见以后,以无骇的祖父公子展的字作为无骇的氏。
春秋时代,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公孙之子则不再称公曾孙。无骇是公子之孙,所以在八年中出现的两次,经传都以官名,称司空无骇,或以名,称无骇。
那么,为什么有公子、公孙,却没有公曾孙呢?那么诸侯的曾孙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是因为,公孙之子距离嫡系血缘已远,应该从嫡系中分离出来,另立一族,这一[……]
《史记 管蔡世家》有段话,列举了周武王(就是封神榜上伐纣的那位)兄弟十人:
(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
要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估计要傻眼,同母兄弟不同姓啊,姓啥的都有,又说同母弟,估计武王这位老妈多次改嫁,不过十次这也未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