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公子完年幼的时候,有王室的史官拜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为公子完占筮,得到遇观之否的卦象,占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后来这个公子完因为陈国内乱跑到齐国去,称为战国田齐的始祖。
一般说占卜,占筮又是什么?实际上占卜并不是一个词,占是占,卜是卜。
说文:占,视兆问也。察看神迹兆象,告问天意。周代以来,所谓兆象其实就是八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爻又分阴阳,六爻一共有二的六次方种变[……]
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公子完年幼的时候,有王室的史官拜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为公子完占筮,得到遇观之否的卦象,占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后来这个公子完因为陈国内乱跑到齐国去,称为战国田齐的始祖。
一般说占卜,占筮又是什么?实际上占卜并不是一个词,占是占,卜是卜。
说文:占,视兆问也。察看神迹兆象,告问天意。周代以来,所谓兆象其实就是八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爻又分阴阳,六爻一共有二的六次方种变[……]
春秋 隐公八年,无骇去世,公子羽父为无骇请氏,鲁隐公征求意见以后,以无骇的祖父公子展的字作为无骇的氏。
春秋时代,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公孙之子则不再称公曾孙。无骇是公子之孙,所以在八年中出现的两次,经传都以官名,称司空无骇,或以名,称无骇。
那么,为什么有公子、公孙,却没有公曾孙呢?那么诸侯的曾孙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是因为,公孙之子距离嫡系血缘已远,应该从嫡系中分离出来,另立一族,这一[……]
申生死亡的时间是很有名经传不一致的例子。从字面来说,按经,则申生死在僖五年春,按传则死在僖四年十二月,先看经传原文:
十二月戊申,(申生)缢于新城。(左传 僖四年)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春秋经 僖五年)
春。。。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左传 僖五年)
杜注:书春,从告。
大概是说,经所书春为晋国讣告中所说的时间,晋国的讣告的时间是僖五年春,鲁史官照记。言下之意,讣告可能不准,申生死[……]
春秋 闵公二年,狄人灭卫。卫申寄居曹,齐小白派兵守卫并赠送了大量的物资,其中有乘马祭服,各家解释不同,先看原文
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齐侯就是齐小白,公子无亏是齐小白的儿子,算起来也是卫申的侄子,所以齐小白派他来送礼。公即卫申。
杜注以为,四马曰乘。
章炳麟左传读以为,乘马应该是驾车用的马匹,并引用管[……]
《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在他病重的时候,问叔牙后事,叔牙说:“庆父有才。”庄公又问季友,季友说:“以死侍奉子般。”子般是庄公的儿子。庄公对季友说:“刚才叔牙说’庆父有才。’”于是,季友毒杀了叔牙。
叔牙一句“庆父有才”就要一死,让人颇为不解。《史记》记录此事更为详实,叔牙原话是:“一继一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继和及是两种不同的继承制度,父死子替称[……]
孟子有句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般理解为,民为贵,国家次之,君为轻。仅从这句话来说,意思不错,但看原文,还是有偏差。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社稷在后世被解释为国家,但国家放在这里,最后一句就解释不通了。所以我们要用它的原意。社,土地神,[……]
春秋 庄公二十二年,陈国的公子完流亡到齐国,被封为工正。公子完请齐桓公喝酒,齐桓公喝的高兴要挑灯夜饮,被公子完推辞了。于是左传借君子的口称赞公子完: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大意是,用酒完成礼仪,而不过分,是义;让国君完成礼仪,却不沉迷其中,是仁。
公子完是战国齐国的统治者田氏的祖先,所谓有德者得天下,公子完想必是有德之人,但仁义在我们看来也是高大上词汇,请人喝酒[……]
看了周润发的《孔子》,画面还算精致,也有大场面,但评分并不高。也难怪,情节整体支离破碎,如果不是对背景相当了解的人,可能连谁是谁,互相有什么关系都搞不清楚;周迅饰演的南子完全突兀的让人惊叹;孔子的弟子更是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哭颜回的时候能想到的只是颜回在高台上喊话的样子;最后周润发用白话讲出“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更是不知所云了,因为春秋这本书从来没有在之前的剧情里出现。
不过,《孔子》中[……]
《春秋 庄二十四年》齐国的哀姜将要嫁给庄公,当时的婚礼要去庄公父亲桓公的祭庙中拜见,所以鲁国特意油漆桓公祭庙的柱子,雕刻了桓公祭庙的方椽。《左传》说,此举非礼。鲁国大夫御孙还劝阻说,桓公有节俭的美名,庄公你这么做是让桓公蒙上奢侈的恶名。
庄公幼年即位,小心谨慎,和齐国屡经作战,终于由齐桓公主动示好,如今替代已死的文姜作为齐鲁的纽带的哀姜将要来到鲁国,庄公修饰一下门面以示重视,有何过错,要被说为非礼[……]
看到网上很多团队在找各种大拿,也有人在分析怎么才能找到大拿,所以以史为鉴,看看刘邦是怎么找到大拿的。
秦末农民起义很快以项羽的绝对强势而到一段落,项羽分封诸侯,将亲信将领分在周边,尤其讨厌刘邦,就把刘邦赶到巴蜀,还将原来秦国所在的关中一分为三,由三个秦国降将管理,以作为和刘邦的缓冲区。
中国历史上多次三分天下,中原、江南、巴蜀,中原一般都是统一天下,江南偶尔会兼并巴蜀,但巴蜀永远都是被统一的份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般认为源出顾亭林。但查遍顾亭林的著作,却找不到这八个字,只能找到下面一段相近的话,出自顾亭林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说顾亭林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梁启超。
戊戌[……]
第一次打车。司机言明过年了不打表,平常10快左右的路要15,表示理解后上了车。随口问过年放假吗?司机似乎不太善聊,但还是告诉我,不放假。
再次打车。因为司机没主动说,也没太在意。又问新年放假吗?这个司机连声道:放假放假,当然要放假了,今天干完明天就交车了。又说,过年不歇着也就比平常多一倍的钱,但一年到头都不闲,就算赚了钱没生活了。我连声应和。到了地方才发现这个车的表似乎坏了,司机也没多说,收了10[……]
何为君子?
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即有土地可以世袭的贵族,所以君就是贵族;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大夫有的有地有的无地,士则无地只有禄田,所以子至少是拿贵族俸禄为贵族服务的人。
那么君子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贵族和服务贵族的一小撮人,这些人要么有世袭的封地,要么吃公家饭,所以不用辛苦劳作就可以衣食无忧,就是君子的特征了[……]
读陈序经《匈奴史稿》,略有所思,记录一下:
匈奴最初见于战国末年,大概是因为战国时各国专务扩展,将匈奴和中原国家之间的缓冲部落,如赵国北面的林胡、楼烦,燕国北方的东胡,秦国西北的义渠,或消灭或击溃,使得更北面的匈奴和中原接壤。当时的匈奴由头曼统帅,东面有东胡,西边有月氏都是强敌。头曼向南方的中原国家劫掠,先是惨败于赵国的李牧,后惨败于秦国的蒙恬,所以实力并不强。
考证头曼字义,是万,可以想见,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