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伐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说得是东晋恒温感叹蹉跎岁月。初读,读到北征觉得很是拗口。一般说南征北伐,很少说北征南伐的,征和伐都有进攻别人的意思,细细分析含义确有不同。
 
征,行字边,本意是走很远的路。由此有征程,征途,以至长征。放在战争中,如征服,仍强调走很远的路,暗喻平定对方不用费功夫只是走过去就可以了。这样的含义再引申一层,就有了以大击小,强击弱,政府击流寇的含义。所以征一般用于政府对统治范围内的平定。
 
伐,一人一戈,本意是砍下的意思。如伐木。放在战争中,就有了砍下敌首的含义。但在传统中国的仁治教育中,杀戮非不得已不能用。所以伐往往和罪连在一起,如吊民伐罪,有道伐无道,武王伐纣等。由于伐中包含了势不两立的含义,往往暗指伐和被伐的双方有平等的地位。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南朝刘宋皇族刘义庆的作品,刘宋政权是从东晋篡夺来的,而北方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原来都是晋朝附属,所以刘宋虽然偏居江南但一直以天下共主自居,写出来用征字就是要表达视北方政权为乱臣贼子的心态。可惜军事上并不如文人的笔端那么犀利,东晋恒温数次北征次次都铩羽而归,否则也不用感叹“人何以堪”了;到了刘宋情况更坏,先是刘裕攻下长安没几天就让人夺回,到刘义隆发动7,8次南北大战,结果却是地盘日减,整个王朝传七代不过60多年就亡了。
 
再说南征北伐,过去说东夷、南苗、西戎、北胡;但真正有威胁的只有北方,汉有匈奴,唐有突厥,宋有辽,金,西夏,蒙古;明有瓦剌。历代虽屡屡有占上风的时候,但从来也没有真正征服过,而北方游牧民族一旦强大就南下抢掠,可以说北方只能伐的。此外中国历史有北统南的规律,秦灭楚,晋灭吴,隋灭南陈, 蒙古灭宋,满清灭明,唯一例外应该说是国民党的北伐是由南统北,可惜时间太短而且最后还是被北方的共产党消灭,由此说南方是要征的,岂不是恰如其分?
 
总说中国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什么叫文化?一个词就蕴含千年的南北局势,这,就是文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