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习班说起

两会期间,补习班的问题浮上水面,家长们都认为,学校不断的减负,教的越来越少,参加补习班成了被迫的选择。

有一种说法认为,某些老师为了多赚钱,核心内容故意不教,然后赶学生去自己开的补习班。这种情况是存在,但之前曾经接触的一些中小学的老师,都反映其实课本早就开始减了,比如本来在初中学习的三角函数被推迟到高中学习之类的。至于小学,下午2点就已经不教课了,而是改做一些课外的活动直到放学。

为什么家长强力要求,但学校却在不断的减少授课的内容呢?阴谋论认为,这是为了阶级固化,没钱人家的小孩只能接受学校教育,学校教的少,他们就能力差,考不上好大学,然后只能做打工仔,继续做穷人。有钱人家的小孩可以上补习班,能力强,将来就可以做老板,做有钱人。于是有钱的永远有钱,没钱的永远没钱,阶级就固化了。

😄,阶级固化这个词近年来不断出现,似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问题,当然听听就算了。

补习班

学校减负应该是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生了变化。

建国之初,当时中国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所以国家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解决文盲问题。其次,当时的国家需要启动工业化,就需要研究型的人才,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教育的目标则是教育研究型人才,所以在授课上,大量的知识都是靠前教授,但相对的淘汰率也就很高。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很多年里奥数可以独步全球,因为我们的学生学的东西比欧美的学生学的更早。这些都是国情和对应的政策选择的结果。

到了现在,中国工业化到了要转型的阶段,中国开始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从低端制造业起家,积攒了一定的财富,民众对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这时候需要将经济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但这种转型往往由于综合国情的各种因素面临极大的风险,一旦转型失败,也就是掉入陷阱,可能会导致旧的模式用不了,新的模式用不上的尴尬境地。

以二战以后转型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转型最基本要求就是教育,量化到指标来说,就是高中学历人口占全民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中高收入国家则在50%,而中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时的数据是22.96%,目前估计在24%左右,差距还很大。

由此,国情就决定了现在的教育目标是提高高中学历人数比率。目前看到的应对方法,一是减负,即通过降低授课难度减少淘汰率,二是发展技校,即聚焦单一技能减少淘汰率。

可能有人会说,降低了难度,结果高中生培养出来水平跟初中生一样,这样的提高比率有意义吗?

这种问法实际上是把知识和教育搞混了,在职场呆过几年的人都应该知道,三角函数学的好不好,对职务的影响几乎是零。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早把三角函数忘的一干二净,仍然不影响他的绩效。学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的生活,扩充视野,完善价值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同样知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已经从以前的研究型教育转向普惠型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但对于家长来说,教育难度降低,高考的目标却没有变化,那么补习班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了。这个问题恐怕在短期内都不会有答案。

顺便评论一下,2月28日出台的惠台31措施。

台湾岛内称这些措施是近年最大的统战手段,固然不错,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同样也是为解决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问题的手段之一。

简单来说,本来大陆100件工作里,有24件需要高中以上来做,所以人才自给自足。但随着经济转型,变成了100件里有40件需要高中以上来做,但大陆只能提供24个人,那么剩下的16个人就必须引进。由此推导,可知人才缺口是很大的。所以31项措施首先是惠大陆,自然也就是可延续的政策。

其次,大陆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随着教育的推动,高中人口比率必然会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在大陆人才可以满足前,开放对台的窗口期,这就是惠的含义啦。

这也就是所谓共享发展机遇的意思啦,同时也是为什么会同步开放类似扶贫支教之类的管制,只有双赢才能长久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