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土建国

左传 僖公二年:周历正月,诸侯在楚丘修筑城池,将卫封在这里。两年前,狄人灭卫,卫国溃散的民众西拼八凑搞了五千人,齐桓公送了三十乘的兵车,勉强安定下来,到今年,诸侯筑楚丘,卫国算是复国了。

一般说,周天子分封诸侯,实际上,应该是周天子赐诸侯命,赐命就是承认你的地位。比如邾国,赐命前被称名或字,如邾仪父,赐命后称爵,小邾子。而封的本意是土堆,在国家的边界上设立土堆,用来标示疆界,这就是封。所以封土建国的意思,就是在国家的周边堆起土堆(封),土堆圈起的范围就是建立的国家了。

但这问题就来了,卫国丢失了自己的国土跑到楚丘来,楚丘周边没有其他的国家吗?这个封要围多大的地方呢?封的地方小了,卫国能同意吗?但楚丘突然冒出一个国家来,封的地方大了,周边国家能不反对吗?况且,卫国不过兵车三十,就算给再大的疆域,他能守卫得了吗?

这就要说说国。西周金文的国字,写作或(域),到了战国,国字才被写作國。从字形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或没有边框,國才有边框。也就是说,有边界概念的国家在战国时代才出现的。用现在的名称讲,战国以前的国家,是城市国家,即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城市周边地区的国家;而战国以后的国家,是领土国家,即包括多个城市,且首都与其他城市之间有明确的隶属关系的国家。

所以,诸侯在楚丘封卫,不过是帮卫国建立了城市,然后在城市周边五里十里的地方,建立封土,如此卫国就被重建了。由于不存在广阔的疆域或控制区,楚丘突然冒出一个国家来,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几乎是0。

不仅仅卫国如此,其实除了少数的几个大国以外,春秋的多数国家都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战国地图一定是疆域分明,而春秋时代的地图,每个国家只是一个点的原因。

春秋地图 战国地图

进一步延展,《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公子元突袭郑国,攻入郑国桔柣之门,从纯门进入郑都,郑国耍空城计内城门大开,公子元中计撤退。这段记载中包括郑国的三座城门,纯门、内城门是郑都的内外城门,很容易理解,桔柣之门一般被认为是郑都远郊之门,试问郑国在远郊修个城门干什么?

按照上面的解释,桔柣之门恐怕就是郑国的疆界之门,门的两边连接的不是城墙,而是封土,那么这扇门未必是一个,但它们的统称应该就是国门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