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官和爵

卜宪群的《秦汉官僚制度》中提到爵位和官位在先秦两汉的变迁,略有所感,凭着印象做一个总结

说起爵位,首先想到是周开始的五等爵,即公侯伯子男,当然五等爵实际是战国后期儒家规范出的理想状态,仅在儒家狂热份子王莽的新朝短暂出现而已。

在实际中,周的爵位按地位分为三等,王位,诸侯,大夫。在周早期,诸侯可以看做是王的家臣,一般又分公侯两等爵。而大夫是诸侯的家臣,分卿大夫和士大夫。不过,卿大夫一般由王室任命,用于监督诸侯,自然地位比士大夫略高。三等以下,还有士,但士只有禄田,不算是贵族。

周代官员非贵族不选,可以说是无爵无官;而对于士这样没有自己封地的阶层,最多做个办事员而已,类似后世的吏。可以说当时爵位远高于官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候,礼崩乐坏,各国图强,用人越发强调能力,比如魏文侯时代就出现布衣卿相的局面。到了商鞅变法,秦国开始实行二十等爵,开始强调无官不爵。所谓二十等爵,实际是将原来诸侯、卿大夫、士大夫、士的结构在细分而成的。但原本的爵位除了周开国功臣王室成员外,升级非常的难需要依靠大量的时间积累,秦从附庸到诸侯前后数百年,而秦二十等爵则将每级都具体量化成战功,比如杀一人可升一爵,并且爵位可以用来抵罪,自然极大的刺激秦人多立战功,白起一介布衣,起于士伍之间,凭着杀敌36万的战绩一跃而成武安君(诸侯级别)。

秦的官爵合一并非没有缺陷,韩非子就批评说,是用善杀人者治人。秦统一后仍然劳师远征穷兵黩武,跟大量希望进爵者推动也不无关系。不官无爵使得官位地位提升了,但还略差,则从对李斯称爵位而不是官位,以及文书的排名上都能看出。

到了汉初,由于征战多年,政府充斥着大量有爵位的人,大夫级别的人也就能做到亭长,再加上秦爵,楚爵,汉爵混用,搞得纷纷扰扰。刘邦和他的儿子两代处理爵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二十等爵的第九级五大夫为分水岭,以上为高爵,俗称官爵;以下为低爵,俗称民爵。而拥有民爵的人,不能不能补六百石及以上的官,而汉官制中重要的位置即使是小官,如刺史,尚书,都是以六百石起

此后进一步又明确了,官爵一般不能赏赐给六百石以下的官员,即使特殊途径得到也无法直接补得六百石以上的官位,而六百石官员由政府赐五大夫爵位,到武帝时,公孙弘以布衣出任相位,被赐爵,扭转了之前以高爵出任相位的惯例。由此,有爵未必能做官,而有官却必能赐爵,爵的地位进一步降低

到了东汉,索性把六百石官员赐五大夫爵的惯例都取消了,官爵彻底分开;而爵的地位则进一步下降,甚至列侯的地位已经衰落到三公以下,至于二十等爵除了一些高爵外都因不受重视而逐步消失了。后果是,西汉时政府可以通过卖爵大发其财,由于爵位只能补小官,所以对于政府效率影响有限;但东汉爵位的光环不在,只能买官时附送,结果灵帝西苑买官先例一开,东汉就只待灭亡了。

怎么理解官爵这几百年的地位互换呢?

爵来源于分封,有封地才有爵,才是贵族。周代贵族对自己的封地拥有完全的治理权,基本就是自己的王国,爵的大权在握直接导致春秋战国时,周王室的衰落;秦汉搞中央集权,自然不允许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从商鞅变法时起,爵位的下降就已经开始了;而相反的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官则随着集权日深而得到加强。

但周上千年的积淀,爵早已成为土地财富特权的象征了;秦时无官不爵,本质上是希望提拔有能力(战时能杀人就是能力)的人为官,但大家看中的是爵的地位,所谓官爵合一本就是为了吸引人才。到汉初时,只有县侯,王爵才类似周代的爵位,但仍然设置关内侯这样分封的土地的爵位,说白了不过是为了身份光鲜而已。同样的,吕后权倾朝野,还非要推动吕氏封王也只为风光风光;八国之乱及武帝的推恩令之后,王爵都不再享有封国的治理权,只能享受土地收益,民爵的买卖仍然盛行,可见爵的魅力。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爵实际就是一个出身,可由君王的私赏,在周代,周王也好,诸侯大夫也好,土地是自己的私产,只要是自己高兴,赏给谁,谁有爵了。比如战国时,东周已经剩下7县的土地,周王竟然还分出3县赏给自己的弟弟,搞出一个西周国来。看见,爵是王权的部分,还是很主观的很随意的,非制度化的东西。但官不同,任官首要的是看能力,考核任命官员要经过层层机构,并非君主说了就算的。汉初担心有军功的人没有治世之才而混入高位,才分出高爵低爵;以及买高爵不能做高官,都是为了保持官僚结构的稳定。

由此可以推出,爵位和官位的地位互换,实际上是王权下降和政府权力上升的体现。这恐怕也是中国数千年中央集权却没有出现独裁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意,中国数千年是中央集权而不是独裁,中央集权是由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而独裁则是集中在君主手中。任何稳定的政府都需要有内部的制衡,而独裁缺乏制衡,所以最不稳定。这点其实很好理解,不管多牛的君王不靠臣工就治理不了国家,不管是多么忠诚的臣工都不可能不考虑自身的生存安全,独裁是一人说了算,政府决策随意性就强,臣工的安全就很难保障,不安全感就会导致不稳定。所以去削弱王权是中国数千年来和中央集权同步进行的事情,即使到了明代嘉靖黄帝要认亲爹,还会导致大议礼事件,就是一例。

张作霖着洪宪朝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