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称公子为公子?

一说春秋以氏+名来称呼春秋人物,对于有氏的人物来说,问题不大,因为《春秋经》都有明确的记载。比如

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於扈。 ##季孙行父,季氏;郤犨,郤氏;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胥童,胥氏。

《春秋经 成公》

 

对于公子、公孙,就没那么简单了。《春秋经》对鲁公子一般称公子+名或单称名,对外国公子则称国名+公子+名,比如: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 公子遂,一说春秋称鲁遂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郑公子归生,一说春秋称郑归生

《春秋经 宣公》

 

一说春秋为啥不称公子为公子呢?因为我们认为,公子就像官位一样,这是一种身份的称呼,并不是公子们的实际称呼。

那么实际应该怎么称呼呢?

《左传 鲁定公四年》,卫国祝佗在劝谏晋国时,引用了践土之盟的盟书:

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

盟书中的称呼,是在神灵面前的自称,应该是去掉地位头衔后最直接的称呼,很有参考性。

在看盟书,其中,晋、鲁、蔡、郑、齐、宋、莒都是国君,都是氏+名的称呼,卫武是国君的同母弟,是公子,同样是以氏+名的称呼。

由此,一说春秋不称公子为公子了。

公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