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无城读后

《大都无城》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介绍了从夏商以下中国城市样貌的变化,在这里整理一下读后印象。

最早在龙山时代,聚落面积在10w-30w平方米,都是以方正的城垣包围。这是早期的城邑时代。

到了BC1700年,二里头时代(夏或商初?),出现了100w-300w平方米的大城,城市以环壕作为屏障,不筑城垣。以环壕取代城垣。这大概是大都无城的源起。

到了BC1500年,二里岗时代(商?),在郑洛地区出现了大城(郑州城),一般认为是商代的都城亳,亳有内城以城垣包围,约3平方公里,其中以宫殿建筑为主,外围还有10-13平方公里的外城区,外城建有城垣,城垣配合原有的自然景观修建为迁就地形,形状并不规则。亳附近偃师城,偃师城也筑有城墙,最初城内面积为86w平方米,后来扩展为1.9平方公里,城门狭小,城垣宽厚且有意设计为多处拐折,应该是用来防御都城的要塞或物资转运基地。此外,二里岗文化在边缘地带,如山西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水路要冲构建小型要塞以获取各种资源的供给。

在二里岗之前,当时晋冀鲁豫一带,河南二里头文化、河北先商文化、山东岳石文化三足鼎立。二里岗兴起后,二里岗文化极速扩张,取代了夏文化、岳石文化,所以二里岗文化军事攻防色彩浓厚,被称为战士国家,所以城市建设注重防御,改变了二里头时代大都无城的城市布局。

到了BC1300年,商王朝盘庚时代,商王朝在亳地的势力萎缩,导致分布在各要冲的要塞都逐步被废弃,商王朝将都城最终迁徙到了今河南安阳洹水两岸,最初行政中心在洹水北岸(洹北城)。洹北城拥有41w平方米内城,周边还有4.7平方公里的方形环壕,环壕建造时间略晚,后来政治重心即迁移到洹水南岸,这些环壕就被草草回填,南壕甚至并未被回填就被废弃。

到了商王朝武丁时代,武丁是商代中兴君王,他将政治中心迁到洹水南岸,这也就是殷墟文化的开始了。宫殿区以取土沟和洹水包围,大概70w平方米,在殷墟后期有向西扩展,以人工或自然沟壕为界。宫殿区以外的外城区总面积由最初的12平方公里扩张到36平方公里。殷墟没有城墙,大概是因为它吸取了洹北城疏于防火的教训,将城市建立在洹水边,由于地形所限无法满足再建城墙的需要。另一种说法是,殷墟是由小族邑簇拥王族的结果,小族邑在宫殿区外围层层叠叠的形成防御,所以没有建筑城墙的需要。

相对于二里岗的有城有郭,殷墟的无城无郭重新回到二里头时代大都无城的布局,而洹北城则是有内城而无郭城,正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

到了先周时代,古公亶父迁周人到周原,周原北边是岐山山麓,东边是贺家沟、齐家沟,西边是祁家沟,南边则是三沟汇聚的三岔河,没有外郭城墙,依靠自然山水防御。周文王建立丰,武王建立镐京,其实丰在沣河以西,镐在沣河以东,武王后来将政治中心迁到镐,但丰京并非废弃,两京其实就是一座城市的两个城区。丰、镐周边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或者壕沟,所以两京同周原一样,都是靠自然水系沼泽地构成的天然屏障来防御的。

周王朝建立,周公营建洛邑,洛邑仍然是没有城墙的,即使到平王东迁,洛邑仍然没有建立城墙。洛邑的城墙应该筑建于春秋中后期,尤其是战国初年,周王室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家时,城墙才真正被建起来。而西周较大的诸侯国,如鲁国、齐国都城受封早期也没有城墙,城墙大都建筑在春秋初年或之后。

春秋战国时代是城墙建设的高峰期,大概是因为兼并激烈的缘故。当时各诸侯国多用双城制,即宫城+郭城。内城外郭是春秋时代的主要特征,其中以鲁国城墙平面呈回字型方正规划布局,宫城居中,采用中轴线规划,体现了《周礼》所记载的“左祖右社,面朝后世”这样的特点。而战国时代则多数将宫城迁至郭城一侧,或分隔郭城一部分为为宫城。内城外郭体现了春秋时代国家兼并日益激烈,诸侯国对城市防御的要求也在提高,建筑城墙甚至多层城墙都是为了保护宫殿区的君王。但到了战国时代,国家内部各阶层矛盾加剧,频发出现下克上的情况,君王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将宫城迁到郭城的一侧的布局就可以理解了。

相对于崤山以东的各国,秦国稍稍有点特立独行。秦最初定都在雍,后来迁都到栎阳,商鞅变法后迁都咸阳,一直到统一天下。咸阳城的创建明显缺乏统一规划,其范围从渭水以北逐步扩大到渭水以南,最后称为一个横跨渭水两岸有宫城无郭城的开放性城市。秦王朝建立后,还以咸阳城为中心,划分出内史郡,迁徙天下富豪十二万于咸阳,形成了更大规模的首都圈。咸阳城没有城墙,可能是因为它从修建开始,秦就在不断的扩张之中,与崤山以东的各国都城动则被围不同,咸阳几乎没有受到过军事威胁,秦地四方皆塞,威胁往往在函谷关都被化解了,所以咸阳的城墙一直没有进入议事日程,反而让它回复到商周以来大都无城布局,显示出一派帝王气象。而某种意义上说,咸阳城很可能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市。

到了西汉,西汉定都在长安。西汉长安城垣,最初是汉惠帝围绕已经建好的长乐宫、未央宫及武库、太仓等建筑兴建的。长安城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宫室占地17平方公里。因为西、北迁就河流,形状并不甚规则。到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城内不够用,城西修建建章宫,南郊修建九庙、明堂辟雍等建筑,居民区的扩张更是在城外展开,有160闾里的说法,甚至工商业的市也多在城外。所以长安城的城墙应该是内城墙,外郭城没有城墙,依靠漕渠作为屏障。洛阳城虽然城墙包围的部分,宫殿区占了一半,如果认为是宫城,则洛阳城仍然是延续了秦咸阳以来大都无城的布局;如果认为是内城,则洛阳城是在大都无城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无郭之城。

西汉洛阳城外郭城虽然没有墙,但有门,当时人将内城门称为城门,外郭门成为都门。外郭门只是象征性的建筑,比如人们会把漕渠和宣平门以东的祖道交汇处称为东都门。西汉长安城延续秦咸阳的习惯,以东为尊,所以是坐东朝西的,一直到西汉晚期王莽的时代,才改为坐北朝南。

东汉洛阳城继承西汉长安城晚期的坐北朝南的布局,但中轴线思想并不明确,城垣仍属于内城,主要以宫殿区为主,居民主要住在城外,工商业的南市、马市也在城外。外郭没有城墙,仍然以漕渠和河流作为屏障,在水系上的桥梁附近建有象征性的郭门。

东汉洛阳城是最后一个无郭之城。而从魏晋到明清,中国的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了三个重要特征:城郭兼备的总体布局,全城大中轴线设计,里坊街巷统一规划。无邑不城的时代终于来临。

三国曹魏的邺北城,方正布局,连接东西城门的大道将全城分为南北城,位于全场中部,由外朝前殿文昌殿向南延伸经过宫城南门,直通南垣中央城门中阳门,形成了全城的中轴线。中国古代都城中分散的宫殿区布局被中轴线布局所替代,而中轴线布局也由此开始成为主流。

北魏洛阳城则在东汉至西晋洛阳城的基础上,模仿邺北城南北中轴线布局。并在内城基础上修筑了外郭城。外郭城范围广大,其内规划了320个坊,每坊一里,四面筑墙,开四门,用于住人。工商业的三个市也在外郭城内。北魏洛阳城开封闭式里坊制城市的先河,而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继承了他的特点,称为都是的封闭式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宋汴梁城内外城墙三层,内城居中主要是官署,内城中又有宫城。宫城居中不同于隋唐时代的是,坊墙被拆除,街巷变成了开放式的,以利于商业贸易。汴梁城因为是在旧城基础上改造,街道布局并不齐整,但仍然开了宫城居中、布局方正的重城式平面规划的先河,而后来平地起建的元大都就是模仿这些特点,成为开放式的街巷制的典范。而元大都的城市规划最终被后来的明清所继承。

最后简评一下《大都无城》这本书,原书以倒叙的说法,从魏晋以下,到秦汉,到东西周,到二里岗,到二里头,罗列了大量的相关考古成就和资料,这从二十多页的参考文献列表就可以看出来。但资料之外,总结性的篇幅很少,有些记录大量争论的议题,最终也很少甚至缺乏结语。作者唯一完全观点性的文字就是最后的余论,讨论的却是中轴线的问题,至于大都无城,到底是完全无城,还是无郭,秦汉算是回复了大都无城还是部分恢复,至于为什么会大都无城也语焉不详。总之,只言片语的论点都淹没在庞杂的资料里,读着倒还顺畅,但总结起来颇为吃力。至于倒叙的手法,只能说,顺着读完还要在倒着读一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