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占卜

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公子完年幼的时候,有王室的史官拜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为公子完占筮,得到遇观之否的卦象,占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后来这个公子完因为陈国内乱跑到齐国去,称为战国田齐的始祖。

一般说占卜,占筮又是什么?实际上占卜并不是一个词,占是占,卜是卜。

说文:占,视兆问也。察看神迹兆象,告问天意。周代以来,所谓兆象其实就是八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爻又分阴阳,六爻一共有二的六次方种变化,也就是常说的八八六十四卦。此外还有变卦,即一爻在阴阳上又分老、少,如此一爻就有四种情况,即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那么可是如何得到卦象呢?一般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卜,一种是筮。

卜法用龟,据说商代通过烧烤龟壳,通过龟壳上的裂纹形状推测吉凶,但具体如何操作已经失传。今天的卜法,使用龟壳(淘宝上各种样式各种价格的应有尽有)塞入三枚硬币(一般用乾元通宝,人民币也是一样的),然后摇晃龟壳,最后将三枚硬币撒在地上。硬币正反情况一共四种,一正两反,一反两正,三正,三反,对应少阳、少阴、老阳、老阴,撒一次可以确定一爻,连续六次成一卦。

龟壳

筮法用蓍草,据说是夏代的方法,用蓍草则是因为蓍草多蕊,号称一根百茎。今天则用筹策,即一样长短的小木棒,所谓大衍之数五十,每次测算需要50根筹策,具体规则说起来比较繁复,有兴趣的可以看网上视频,筹策在手五分钟学会。总之,通过一定的流程,测算结果也只是四种情况,即6,7,8,9四个数字,对应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每筮同样是得一爻,六爻成一卦。

蓍草

通过卜或者筮得到的卦,称为本卦,将本卦中的老阴、老阳变为少阳、少阴,得到另一卦,称为之卦,通过本卦和之卦共同推算出适用的卦辞爻辞,最后以得到的卦辞爻辞推测吉凶。通过卦辞爻辞推测吉凶的过程就称为占。所以今天所说占卜的意思,就是根据卜的结果推算吉凶的意思。如果使用的是筮,则应该称为占筮,即根据筮的结果推算吉凶。

比如给公子完占筮出的卦象,遇观之否,观是本卦,否是之卦,推算筮出的数字应该是,888677,换算阴阳就是六十四卦中的风地观,其中6是老阴,变卦为少阳7,888677就变出888777,换算阴阳就是六十四卦中的天地否。按照变卦规则,一爻变则看本卦变爻的爻辞,所以应该查观卦第四爻的爻辞,今本周易记录为:“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对照左传,可知左传也是以这样的方法翻查周易得出结论的。

周人以为,筮短龟长,一般先卜后筮。龟即卜,筮短龟长也就是卜比筮要灵的意思,大概这也是今天我们说占卜统称占卜和占筮,而很少说占筮的缘故吧。原因大概是因为卜用动物,筮用植物,周人认为动物比植物更有灵性;此外,卜的结果象,比如龟背的裂纹或者几个硬币散落放置的样子,而筮的结果是数字,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先有形状后有数目。由此,在人员配备上也有了差别,按今本周礼的记载,负责卜的有,太卜,下大夫两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而负责筮的,只有筮人,中士两人。

占卜占筮都是为了询问神意,请求神降下神迹兆象,给人以推测神意的机会,这是一种人神见交流的方式。人神的交流最初都是用在祭祀,用来和神讨论祭品的类型和数量。先卜后筮,卜得出的是象,也就是问神要什么,筮得出的是数,也就是要多少。不过卜筮共用,大概是周代才有的习惯。

夏代用筮,说明他们跟重视数量,大概他们祭祀的时候,只是问:我们今年这就些物产,您想要多少?占筮,得一个数,然后就用这个量祭祀神。

商代用卜,得出来的是象,表现的内容就要复杂的多。殷纣王要比干的心,一般说成是妲己蛊惑,但也可能是祭祀的需要,不知道他怎么从卜出的象上得出神需要比干的心,于是毫不犹豫的满足了神的欲望。

周代兼收并蓄了夏商文化,周文王演八卦的时候,将筮卜引入八卦系统,实际上是将结果抽象化。通过八卦来解释结果,则是将占的过程又进行系统化,抽象化再系统化,实际上是将人人都能看懂都能瞎猜的神迹兆象变得晦涩不明,最终做到了由人来控制神意。

什么叫做人控制神意?比如在夏代歉收,占筮,结果得了一个大数,本来就没粮食,但神还要的反而更多,岂不是为了神,人都要饿肚子?再比如在商代,得出来的裂纹就是像一颗人心,奉献给神的可不能是一般人的心,当然要是最聪明最有才能的大臣的心,于是比干就被干掉了。

但在周代,上面的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不管是数还是像都导入八卦了,神到底什么意思不是人人能看懂了,那么神的意志对于世俗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当然负责解释的人也不能瞎解释,八卦的卦辞爻辞起于文王,通过多代不断规范化系统化,最终成了一本书,也就是五经之一的《周易》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