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仁和义

春秋 庄公二十二年,陈国的公子完流亡到齐国,被封为工正。公子完请齐桓公喝酒,齐桓公喝的高兴要挑灯夜饮,被公子完推辞了。于是左传借君子的口称赞公子完: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大意是,用酒完成礼仪,而不过分,是义;让国君完成礼仪,却不沉迷其中,是仁。

公子完是战国齐国的统治者田氏的祖先,所谓有德者得天下,公子完想必是有德之人,但仁义在我们看来也是高大上词汇,请人喝酒喝嗨了就是义?别人还想接着喝,你说今天打住,这就是仁?似乎有点不着调啊。

仁和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义者,善也,仁者,亲也。

君子称赞公子完,能用酒调解气氛但又没让大家喝的上吐下泻,这事情办得不错(善);让国君正常应酬,又不沉迷酒场饭局,这是对国君的爱护(亲)。

如果以亲善来替代仁义,很多地方会有不同的感觉:

比如,圣经说罗得是个义人,听的挺高大上,按说文翻译,义人就是善人,也就是罗得是个好人,感觉就平常了很多。

再比如,见义勇为,大家马上会觉得是斗强盗抓小偷空手对白刃之类的,如果见义勇为就是见善勇为,见到小孩摔倒扶一把,见到乞丐施舍个钱什么的都是见义勇为哦

再比如,要施仁政,就是施亲政,亲谁?自然是民,所以才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嘛

可见,仁义在古代是挺平常的词语,当人们需要称赞好的品德造了这些词,就好像今天说的真善美,白富美一样,只是因为后来被列入了经典,于是被我们供奉的高大上了。

不过,仁义的本意仍在流传在老百姓的口语中。比如,小区以前有一只猫,每天坐在车顶上,有人经过的时候,它就会从车顶上下来找人讨食物吃。有个大妈就说:“这只猫还真挺仁义的。”请问,这个仁义又是什么意思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