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兼论孔子

看了周润发的《孔子》,画面还算精致,也有大场面,但评分并不高。也难怪,情节整体支离破碎,如果不是对背景相当了解的人,可能连谁是谁,互相有什么关系都搞不清楚;周迅饰演的南子完全突兀的让人惊叹;孔子的弟子更是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哭颜回的时候能想到的只是颜回在高台上喊话的样子;最后周润发用白话讲出“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更是不知所云了,因为春秋这本书从来没有在之前的剧情里出现。

不过,《孔子》中季氏对孔子一会儿支持,一会儿反对的态度倒是让我颇有兴趣,于是重读了《史记 孔子世家》,有些想法记录在这里。

0023ae71ee1d0c58e5512c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被困于陈蔡之间,累累如丧家之犬。为什么孔子会四处碰壁呢?最常见的观点是认为儒家空谈,在务于征伐扩张的春秋战国不受待见,可是《史记 孔子世家》明明写着孔子受到各国招揽,于是大家又解释孔子有大贤人之名,所以各国自然要招揽,似乎只是为了门面好看。举一处分析一下:

…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这次被困孔子周游列国中的一大难,被困到粮绝险些丧命。但细看陈蔡大夫的言行,显然他们并不认为孔子无用,反而担心楚国重用孔子,就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理由是,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贤者正应了前面转述的观点,那么诸侯之疾又是什么呢?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周王被架空没人待见。到了春秋末年变成了诸侯也被架空,大夫开始争霸,比如晋有六卿,齐有田氏,鲁有三桓。诸侯之疾其实就是上位者不能主事。孔子知道诸侯之疾,所以在他不长的执政期间,就曾经针对性的堕三都。所谓堕三都,就是拆掉鲁国实权大夫三桓的城墙,因为按照惯例,大夫的城市最大不能超过国都的1/3,缩小城市面积就是削弱城市所有者的实力,所以堕三都实际上就是削弱三桓的势力,目的是让国君可以集权,这和战国时代的变法家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一般认为,孔子的政治理念是克己复礼,堕三都作为孔子的重要政策和这种理念又有什么关系呢?须知,大夫专权已经百余年了。比如季氏,季氏的始祖是鲁庄公的弟弟公子友,从庄公死后就开始专权,到孔子的时代已经一百多年了,包括国君在内,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政治结构,如今要归政国君必须要有法理上的支持。

孔子时代,成文法还在萌芽中,比如晋国铸造的刑鼎就是成文法的雏形,在各国家间还没有形成共识。国家治理主要靠的还是习惯法,我在《说文:礼》里面说到礼其实就是习惯法,在孔子的时代,大夫专权已成惯例,所以季氏专权是符合习惯法的,是合法的,那么要推翻这种合法性,就需要推翻现在的习惯法。所以孔子推崇古礼,认为古礼才是真正的礼,而当前支持季氏专权的礼是一种不稳定的礼,也就是礼崩。如果能恢复古礼让大家都遵从,那么大夫地位就应该比诸侯低,地盘就应该比国君的小,这样就实际上是解决了归政国君的问题,而这就是复礼。但复礼的结果是大夫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如果不愿意怎么办?孔子认为大夫作为国内的一份子,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牺牲自己成全国家,这就是克己了。

如此角度看孔子,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改革者,和战国时代的变法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而且细看战国的变法者统统和孔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魏国变法的李悝,号称法家始祖,是子夏的弟子,孔子的徒孙;楚国变法的吴起,师从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曾申;秦国变法的商鞅则是受到李悝、吴起影响;韩国变法的申不害,是郑国的遗臣,奉行的是子产的政策,而子产是孔子所崇敬的人物。

再回到碰壁的问题上,既然孔子切中要害,为什么他不如战国的变法家受欢迎呢?首先是生不逢时。

《孔子》中有人问季子对堕三都的看法,季子是支持的,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费邑还是季氏的吗?”季氏掌权百多年,跟诸侯一样,所以也有了诸侯之疾。季氏的家臣们也要架空季氏,所以季子借用孔子的手打击自己的家臣,重掌权力,可是孔子的目标是要国君掌握权力,所以堕三都之后,季子和孔子有了矛盾,随后将孔子排挤出鲁国。季子对孔子的态度就代表了各国权臣的态度,对孔子既爱又恨,爱他有魄力有胆识有理念处理自己的家臣,恨他老想把自己也处理了。

孔子经过卫国蒲地的时候,被蒲地人围困,直到孔子承诺不去卫国以后才放行。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卫灵公问他,蒲地可以讨伐吗?孔子表示支持。出来后,孔子的弟子问为什么失信,孔子说对于刀架在脖子上的承诺可以不用兑现。孔子还没到卫国,蒲地人已经开始担心孔子会推动卫国讨伐蒲地,孔子一介布衣不过是带着些学生各国逛逛,为什么蒲地人会有如此担心?这明摆着是蒲地大夫担心孔子的政策会剥夺自己的利益,蒲地大夫代表的是下层的大夫,他们势力小,没有诸侯之疾,所以对孔子最多的就是怕,怕他找事。

再看国君,孔子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摄相事,不过是两年的时间,可见对他的器重,但当季氏要挤走孔子的时候,却并没有出言相助,这是老牌诸侯国国君的典型反应。问你要集权不,脑袋点的跟小鸡叨米一样,但稍微碰到点问题马上退缩,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大夫专权是常态,国君掌权才是异常。同样的,孔子支持卫灵公讨伐蒲地,卫灵公也认可,但真要出兵却是下不了决心。

同样的到了战国,吴起、商鞅都出身卫国却不在卫国变法,真正启动变法的魏、韩、赵、齐(田齐)都是新成立不久的国家,秦、楚则属于未脱蛮夷国君相对握有权力国家,剩下的燕国则是运气好不变自变了。但在孔子的时代,既没有礼贤下士的魏文侯、田齐桓公,也没有励精图强的楚悼王、秦孝公,甚至没有知人善用的韩昭侯,只有暮色已现垂死将亡的二世祖如鲁定公、卫灵公这些人。

除了机遇问题,还有是理想不同。

孔子的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但各国的乱臣贼子还都遮遮掩掩,所以孔子只是要改良,不是要革命。孔子提倡古礼,实际上还是希望维护当时的社会结构,仅仅在部分问题上调解,所以他并不侧重于具体某国或某人的利益,而是希望在一国成功顺势到天下。到了战国,三家分晋九鼎震动,有周以来的所有制度已经完全崩塌,法家的改革者不再寄托于通过理念推广到天下,而是侧重于解决国君自身的问题,维护他的利益。这种变化在战国被体现在孟子的义利之辨上,义利之辨其实就是做对的事情,还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在孔子是统一的,恢复古礼是手段,是做对的事情,是义;归政国君有利于国家,是目标,也是恢复古礼的结果。但由孔子一脉向承,儒家继承他的手段,法家继承他的目标,目标和手段本就是互为表里,所以在秦汉以下,阳儒阴法一直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基调。

在当时,孔子的大理想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目的,比如楚国本想用孔子,但想到,楚国自称的王,按古礼只是子爵,重用孔子福祸难测。而相对来说,完全为国君服务的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就讨喜的多了。

总之,大夫不欢迎,国君又不能坚定立场,孔子身背满世界的诋毁,却有志难申,累累如丧家之犬,让人唏嘘啊。

8 thoughts on “《孔子》观后,兼论孔子

  1. 按照现在的说法,孔子混的那么惨,还到处宣讲成功学,他的成功学还没人要。。。。但是那些徒弟还跟着他挨饿。。。。真的是好有操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