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孔子

《春秋》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仲尼厄而作《春秋》”,仲尼就是孔子了,作就是创作,孔子作春秋据说最早是孟子的说法。《孟子・滕文公下》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两位大拿的说法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但早在唐代就有人质疑,比如唐刘知几,宋孙觉、陆佃等人,清石韫玉更是直言:“《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总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

现在多数意见延续石韫玉的观点,认为《春秋》是鲁国史官的集体创作,孔子只是做了整理的工作。这种观点提出的证据是:

1. 孔子在论语中有述而不作的自评,述就是转述,作就是创作,孔子评价自己只是转述了先贤的言论,并没有自己可以去创作这些内容,比如诗经就是如此,自然《春秋》也是述,而不是作。

2. 更直接的是,论语中没有任何提到春秋的只言片语,如此大部头竟然是孔子私下撰写,孔门弟子竟然没有听过,不可想象。

3. 孔子死前两年才开始《春秋》的工作,年纪大,客观条件差,要完成如此大部头不可想象。

但即使如此,鲁国史官撰写的原版《春秋》却是谁也没看过,大多数观点认为被烧毁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活动中,能看到的只言片语在《公羊传》的转述:“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星陨如雨。”

不修春秋就是不经过修饰的春秋,也就是鲁《春秋》了,君子就是指孔子。对比孔子修饰过的,不修《春秋》简直是天书,完全无法阅读的。所以与其说孔子的编春秋,不如说是是翻译春秋,类似今天的白话春秋。那么能说孔子是春秋的作者嘛?毕竟鲁《春秋》已经失传,今天看到的《春秋》是藏在孔宅的墙壁里才躲过一劫的,孔修《春秋》。

1952年生效的《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了原作者拥有作品的翻译权,而中国在1992加入了该公约,在1991年生效的《著作权法》也有相同的规定。也就是说,按此公约如果想在翻译孔修《春秋》的白话版,就需要跟鲁国史官、孔子都有协议以后才能开始。但在此之前,翻译作者实际上拥有翻译作品的完整著作权,所以古人说孔子作春秋,修春秋,编春秋其实都没有错。

当然这只是原则上啦,著作权本身是有期限的,无论什么作品2500年已经足够过期了:)

孔子修春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