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社会比较原始人少土地多,国王对整个王国的土地无法完全控制,所以直接土地划片,分给各大领主负责,这些大领主也有相同的问题,就把自己的土地再划分给更小的领主管理。当时为了保证享有土地开发的收益,允许这些领主的后裔可以世袭土地。这就是分封制,这些领主就是后世的贵族。
分封制极容易扩张领土对国家发展非常有利,当时国家需要处理的事务少而物资运输不便,所以贵族仅需要提供象征性的贡品或税收,国家运作则由国王在自己领地上的收入来支付。
数代之后,国家运作成本日益繁重,对内推行政策对外推行霸权都需要钱。国王无法独立承受,就把这些费用摊派到贵族头上。问题是,土地分封的权利在国王手中,对外扩张所得都是国王所有,而内部推行制度也都未必对贵族有利,所以贵族们自然不愿意掏腰包替国王买单。
当国王力量强大时,贵族们只好屈服;一旦国内动乱,国王需要人支持的时候,贵族们就跑出来谈条件。但毕竟和国王谈条件无异于虎口拔牙,事后清算无疑是隐患炸弹。于是贵族们索性趁着一次内乱,和国王订了一个长期有效的条约,这个条约在英国被称为大宪章。
有了条约还需要有监督条约执行的机构,贵族们又设立一个12个人机构,这就是国会。国王增税需要国会同意,并以法律形式发给贵族执行,所以国会也可以称为立法院,当然这是后世的叫法。
国会说白了就是贵族和国王讨价还价的机构,有了国会,国王就不能直接摊派费用给贵族。可是跟国会谈判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试想国会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国王找国会除了要钱还能给钱不成?多数时候国会自然要反对,所以国王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肯定不会去找国会,不找国会贵族们当然乐得逍遥。
断了贵族摊派一招,国王还有什么财源呢?
- 王室岁入,国王直辖领地的收入,每年固定。
- 关税,随后来殖民带来的海外贸易而增加。
- 其他特许费,比如专利权,伊丽莎白一世就曾因为人民反对专利权而出面取消部分专利权。
- 抵押领地(败家底的做法),诺曼底公爵罗伯特(别小看公爵,当时英国其实是由他和威廉二世分治)曾经就为了参加十字军东征而抵押他的领地,得到一万马克。
- 没收叛逆的领地。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登基时恰逢玫瑰战争结束,国内贵族刚刚互相屠杀的数年,留下大量可以被当作叛逆或者没主的土地,于是他在位期间可以自由的制定政策而几乎不需要召开国会。
- 抄教皇的家。同样是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由于婚姻问题和教皇闹翻,于是在英国推行新教,把天主教的修道院统统抄家,所得颇丰使得他可以顺利的发动对法战争。
当然,国会并非事事吝啬,也曾出现过国会抢着出钱请国王出兵打仗的事情,当然这是由于贵族们同仇敌忾要求雪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民”意的体现吧。
到了近代,国家费用进一步增加,使得国王和国会冲突日益显著,另一方面土地收益逐步被工业收益替代,税收摊派逐步由贵族向新生资本家转移,问题是资本家没有类似国会的机构和国王讨价还价,于是革命出现了,同时政体上也体现出变化。
首先是国会由贵族和资本家共同控制,也就是上议员和下议院,其次国王逐步和政府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的欧洲是没有政府的概念,英国新教改革前,俗务由宫廷负责,宫廷秘书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教务由教区主教负责。新教改革后,国王成为教俗两界权威,则宫廷秘书和教区主教同时向国王负责。这点与中国不同,中国早在秦代就订立了以三公九卿为基础丞相为首领的政府体系,只是后期由于中央集权加重,丞相职务逐步并入宫廷而已。出现这样的分别可能是由于中国是集权的大政府,需要完善的结构来处理众多的事物,而西方的政府由于分封制的缘故,需要处理的事物较少的缘故。
OK,再回来说政府的变化,资本家没有世袭制,所以资本家进入国会也就为普通民众进入国会开启了大门。而国王和政府分离是由于国王早已不堪国家事务支出的重负,于是时常做出出格的举动引起不满导致。一般来说,一种如英国,将国王供起来,同时解除国王对国家事务支出的负担,不负担义务自然也就没有了权力;另一种则索性消灭国王,而由专门机构负责。
由政府替代了国王,由人民充斥国会,代议制度也就形成了。
直到今天,经济危机了,政府有难了就像当年的国王希望能够推行缓解危机的政策,可政策需要立法,立法则要国会同意。和当年国王和贵族们要钱一样,只是现在政府是希望人民多工作一点时间,少拿点劳动保障。可问题是,谁过舒服了愿意再回苦日子,于是人民就像当年的贵族一样,对着替代国王的政府说,不,经济发展是你的事情,你没搞好凭啥让我出钱出力啊。结果是国会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缩减政府费用的法案,像希腊啊,冰岛啊,法国啊,一个一个要倒闭似的政府就是这么来的:)
P.S. 以上内容皆由最近读书印象整理而来:)